用户名: 密码:
 

 
 推荐信息 | NEWS
 留学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爱子留学首页>>留学资讯>>
  
留学的“利”与“弊”
点击数:  添加人:admin   日期:2016年4月2日【 】【 打印 】【 关闭窗口

   看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国留学,逼得许多家长和学生思忖,真有必要出国留学吗?留学,特别是中学生留学,有什么利弊?

  留学是学生和家长的个人选择,撇开功利的权衡,谈不上有没有必要。喜欢留学就留学,不喜欢留学就不必勉强。当然,留学毕竟是人生教育的重大抉择,具体操作时,慎重分析评估各种利弊与风险很有必要。

  什么是教育?说到底,教育是****限度地选择和利用各种优质文化资源,****限度地选择和利用各种社会机遇,丰富发展生命的自我。留学,是个人和家庭把选择的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际。显然,当个人拥有教育选择权利和机遇的时候,不应该自我束缚,局限于一国一地。

  要在全球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就应该先了解当代社会,了解形成留学热的背景,有一个宏观的考察框架。

  形成留学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2 500年来人类多种文明的平行自然演化中,近300年来西方文化脱颖而出。从总体上讲,西方社会科学先进、技术发达、学术创新领先,经济繁荣、工商业体系成熟、宪政民主普及、社会法制健全。发展中国家青年到发达国家留学是世界性的潮流。

  第二,全世界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目标,工具内容以科技、工商经济和英语为核心,人文内容多以宪政、法治和文化多元为核心。这些方面西方英语国家占有优势。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高素质人才全球流动,也要求各国本土人才培养全球视野。这推动了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发达国家通过吸引留学生,吸引高素质人才,发展中国家通过鼓励留学培养人才。个人也能通过合理的留学安排提升自己全球竞争的素质。

  第四,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导致国内就业形势严峻。教育和训练成为帮助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途径。国际教育需求上升。

  第五,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教育不足和教育不当群体的失业率上升,西化教育群体的收入相对较高,加剧了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第六,教育进步非一代之功。国内教育改革步伐滞后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滞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教育发展的步伐,国内教育与发达国家教育的相对差距助长了对国际化高素质教育的需求。

  第七,发达国家运用自己在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传统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努力发展高端教育,扩大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逐渐形成高等教育专业化分工的巨大优势。

  第八,独生子女时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普遍抬高。

  第九,越来越多富裕起来的家庭具备了留学的经济能力。

  在此大背景下,先分析留学之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销巨大。自费留学,相同阶段的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开销比在国内要高出5~20倍。留学年龄越低,投资总额越多。经济能力不足的家庭没有任何必要勉强。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独生子女时代家长更期望孩子能享受优质教育。对那些财力雄厚的家长,高品质的教育使子女一生受益,很难用价格来衡量。但家长必须警惕,高价格并不保障高素质。

  第二,学生未必能够通过留学而成才。多种因素会影响学生顺利完成海外学业。包括,身心是否健康?是否有足够的上进心和自律性,是否选择了合理的升学途径?是否选择了素质好、适合自己的学校、课程和专业?是否能够适应不同语言、不同教育体制、不同课程体系和不同教学方法带来的挑战?等等。

  第三,可能会疏远对祖国文化的认同。

  第四,少年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生活,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成长,淡漠家庭亲情。

  第五,可能会受到西方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的影响。

  可能之弊不等于现实之弊,但它们是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留学之弊就是面临的风险。家长一定要慎重评估:耗费巨资之后,孩子到国外能不能身心健康成长、学有所成,学有所长?要孩子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必须具备几个条件。①孩子自己有努力的愿望、毅力和健康的身心;②所选国家的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合理且有优势;③孩子留学的具体道路安排,要合理且能充分运用发达国家优秀的教育资源。

  除了孩子自身条件,家长还要考虑,留学的国家选择、学校选择、课程体系选择和年龄阶段选择。后续章节再专门讨论这些方面。这里只简略分析西方教育的一般状况。

  西方社会的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有这样一些普遍特点:

  第一,尊重学生,尊重个人差异,强调保护学生及家长的权利,强调教师为学生服务,不太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

  第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健康和全面发展,不看重学生的学科成绩,不重视应试,学业负担相对较轻。

  第三,课程体系覆盖面宽,如体育、音乐、艺术、表演、制作、设计、社会活动类的课程,比例比中国大,能够适应较广泛的个人差异;课程体系也比较灵活,学生自主选择、根据个人兴趣个人特长发展的空间较大。

  第四,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对学生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第五,特别重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第六,强调培养独立思考与理性的批判性思维,不强调死记硬背。如在社会科学类课程中,不人为规定某种理论唯一正确,而是通过各种理论的相互比较和相互批评,来培养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与理性思维的能力。学生若对教科书中现有理论提出有理有据的批评,可以得高分。

  第七,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阶段,数学难度普遍比中国低。科学(理化生)书面试题的难度一般比中国低,但在实验、操作、动手、实地考察、自主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归纳资料等方面的要求,又普遍比中国高。

  第八,义务教育阶段小班教学比较普遍。

  第九,考试压力小,很多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上进心较弱;同时为学生追随自身兴趣的学习和探索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自觉自律学生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巨大。

  而西方的高等教育,最简略地概括,应该是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和理性传统深厚。其名牌大学的课程,普遍强度大、挑战性高。

  因此,总的来说西方教育比较适合那些自觉性、上进心、自制力、主动性强的学生;相反,对习惯懒散的学生,西方式教育利弊兼具,某些方面可能弊大于利。缺乏上进心与自觉自律精神的未成年学生,在国外读书,若没有父母的指导和约束,极易荒疏学业。

  家长要重视文化差异冲击带来的风险。西方文化有很多优点,也有不少问题。少年出国留学,容易接受西方文化的陋俗,而忽略其精华,且疏远了祖国文化。

  从对个人教育影响的角度考察,与东方社会比较,西方社会有以下几个普遍特点:

  其一,西方文化强调个人自由。现代西方社会的信条是:个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个人的言行不论是否健康、是否合乎主流服从正统,只要不对他人权利构成侵害,别人无权干涉,政府也无权干涉。强调个人自由的结果使整个社会开放,创造与怪异并存、精华与糟粕共荣,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这种环境中,远离家长、缺乏长辈指导约束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言行的诱惑。

  其二,西方多为高福利社会,个人生存压力小;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压力轻,强调少年儿童身心快乐。儿童少年天性童心重玩心大,学校教育也尽可能创造符合儿童天性的环境。学生天天玩得很开心。但如果到了青年时期仍旧玩得加倍疯狂,容易荒废学业。

  其三,西方文化不强调晚辈服从长辈、不认同民众服从领导,而普遍倾向每一代人都要向前人挑战,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每一个人都可以批评权威,行使思想自由和言论批评的权利。西方社会和文化比较宽容甚至欣赏特立独行。这种倾向好的方面使个体解放、创新不断,但同时往往使西方青少年逆反行为普遍,包括无价值、无原则、无文化传统根基的逆反。长辈越是反对的事情,少年越是去尝试做,包括酗酒、吸毒等。许多少年只觉得声色犬马很刺激、很过瘾。这类状况对留学少年会产生巨大的诱惑和影响。

  其四,西方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做事主要靠自身专业水平、实际能力和个人诚信,较少依赖个人身份与人际关系,与中国文化传统差异巨大。这导致西方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比较单纯。在这种环境中留学成长,将来回国后可能会难以适应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

  家长尤其要关注留学对孩子个性健康发展可能造成的风险。虽然西方学校重视为学生创造平等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快乐成长。但远离父母的少年,心理各方面还不成熟,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心理困惑,缺乏父母的支持、引导和面对面及时的沟通,容易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出国留学的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生就是冒险的旅程,全新的国外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异质文化的经历,非常有益于培养国际性的视野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第二,有利于了解和学习当代主流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并与中华文化的长处互补,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

  第三,有利于了解和学习当代科技、工商金融领域的前沿知识,提升专业素质。

  第四,更易于迅速提升外语水平。

  第五,只要学生自己勤奋努力,升入名牌大学的机会增加。中国人口基数远大于西方,教育投入相对匮乏。在中国进入名牌大学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过西方国家。

  第六,如果能顺利完成学业,未来就业与收入的前景,普遍好于同层次的国内教育。

  第七,可以规避国内教育体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东西。

  以上的分析大多偏重功利。其实,可以完全撇开这些功利计较。留学总有新经历、新体验、新朋友、新挑战,为留学而留学,少年的生命在文化大河的畅游中舒展成长,本身何其快乐!

  留学故事

  2005年复活节(Easter Holiday),我决定一个人去希腊,去看一看那充斥着浪漫、激情的神秘国度,尤其是那美丽的爱琴海。没有同伴,一路上感觉好静好静。自己同自己说话,自己逗自己开心,自己跟自己分享心情。坐在大巴上,看着山,看着海,看着从眼前跳过的一切,我的一生变成一幅幅画面,在我脑海中闪过。

  山西一个小镇上的我的家,我的家人,我年轻的爸爸、妈妈和总替我打抱不平的姐姐。家里用红色油漆涂过的比我高好多的大炉子,里面烤着的香喷喷的红薯;屋外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在跑着闹着;上学了,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同学和很漂亮的班长,还有一次不小心摸到她的手被她骂做流氓的尴尬情景;接着我这个很傻很土的乡下小孩跟父母来到北京;从开始的极不适应,到慢慢地变成一个地道的北京人;我的漂亮的初恋女朋友和她第一次印在我脸上的甜甜的吻和印在我心上的久久的幸福;由打架开始相识的铁哥们;跟同学打闹,把一盆水泼了出去,结果正好泼到刚进门的班主任身上……

  笑过,哭过,傻过,疯过,叛逆过,无助过,迷茫过,付出过,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成长着,这种感觉真好!一点一点地成长中也有“骤变”:回想起来,人生****的转折点是我第一次踏上英伦这片异乡土地的那一刻。短短不到4年的时间,我学会了太多,经历了太多,成熟了太多,变化了太多。每次回国和朋友及父母聊天的时候,就是我体会这种变化最深刻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那种思想上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随着我在国外生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加大着。跟父母的差距暂且不谈,可跟那些一起成长过的朋友们呢?

  于是我也一直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呢?我为什么会变呢?这种思想上的差距,甚至是“鸿沟”,到底来源于什么呢?

  记得一位国内的师哥问了我几个问题:“你觉得就从学术方面,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与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一个是中国的,一个却是世界的呢?而你在剑桥大学的学习,你觉得你比清华、北大的学生强在哪方面了呢?”想了许久,我认为也许是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的不同造就了这种差距,用英文说就是Vision。说得具体点,剑桥大学让我们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想得更多、看得更远。想想在中国的日子,乍一看很充实,每天上学放学忙忙碌碌,但其实我们都很盲目。因为时间根本不允许我们停下脚步去思考,思考我们到底想要的、想做的是什么。我们的大脑和人生被家人、学校、社会所支配着,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学习和生活,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再至大学,甚至到盲目地选择工作,盲目地步入社会,追逐着一些也许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不是一个有灵性的生命值得追求的东西。我们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不管你喜不喜欢或愿不愿意,你只能走下去。而且你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因为任何片刻的停留也许会让你半途而废,令你摔倒了再也站不起来。

  而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却不同,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也给我们时间去思考、去探索。只身在外,生活告诉我们必须要独立,身在异乡,全球视野的种种异质文明展现在我们眼前;独立迫使我们必须学会思考,异乡的独立迫使我们习惯全球视野的思考,而全球视野的思考引导我们求索如何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正是这样一个循环,使我们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然,大多数身在国外的留学生都茫然过,颓废过,甚至迷失过……但无论怎样,大多数的我们都从那些迷茫中走了出来,并最后“走回”了我们想要走的路。因为经历了那些茫然的日子之后,我们有机会去好好地思考和反省,所以当我们再回来时,我们的目的更明确,我们的步伐更坚定! 所以我认为这种独立的思考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你的呢?你都经历过什么,思考过些什么呢?我理解现在国内的青年生活压力很重、节奏太快,但偶尔停下来, 想一想,理一理思绪也许是件好事吧。

  作者:徐火辉等


深圳市爱子教育促进会
版权所有: www.studylink.cn
粤ICP备05106710号